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赵锦科 夏泉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艺润心,向美而行”加深师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11月9日晚,音乐舞蹈学院第四届艺术月系列活动之十一:青年国乐团民乐舞台剧《烟大学子乐游记》在韶乐厅成功举办。 九江时政网
演出开篇由一众学生观摩艺术月期间的民乐排演展开故事,而后引出以江浙民间音乐为素材的竹笛协奏曲《雪意断桥》,描绘了雪景西湖断桥的意境。随后的“乐览”环节,国乐团成员为观众一一介绍了扬琴、琵琶、二胡、古筝等十余种民族乐器,并以打击乐技巧展示、乐曲片段演奏彰显乐器之美。其中用唢呐与乐团共同演奏的《沧海一声笑》更是引起全场观众的大合唱。
由乐团学生改编,与声乐、舞蹈融合的《赤伶》讲述了抗日时期名角裴晏之与日军同归于尽的英勇事迹,“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令观众深受感动。留学生们通过亲自说台词、演唱参与《长歌行》,进一步深入了解华乐文化的同时纷纷表示很过瘾,乐团师生及观众均给予极大热情鼓励。校选课《民乐舞台剧》的法学院、物电学院及音舞学院学生原创的《乐工之乡》民乐小短剧,开拓了同学们的专业视野,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
《海阳秧歌》发挥音舞学院作为海阳秧歌研学基地的优势,将民乐与舞蹈结合,通过喜气洋洋的生动演奏表达了大一民乐新生对烟台对烟台大学的满意与喜爱。淄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山八角鼓也走上舞台,由姚金佳老师设计的一首《说博山道博山》带观众们走进山清水秀的博山,一览博山的风采。民乐团的《彩云追月》演奏出独属于广东音乐的轻松愉悦、娱乐消闲的特点。最后演出以一首《向往》作为结束,赢得满场喝彩 。
为响应国家以及烟台大学将思政融入教学的号召,在学院领导与老师们的大力支持下,青年国乐团从2021年起采用民乐合奏“舞台剧化”的形式,将思政教育情境化,通过民乐舞台剧令学生和观众们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排演了建党主题的《党在我心中》、非遗主题的《故乡情》《家乡美》。此次的《烟大学子乐游记》是在前几部作品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拓展,也充分证明了以舞台剧的形式可将不同传统文化素材反复整合加以运用,从而大大增加学生登台实践的机会。学生在舞台剧的训练中不仅是演奏者,同时还是演员,展示出多方面的潜力才能,语言表达、舞台表现等综合素养都得以提升。民乐舞台剧在教学中的成功实践,实现了综合高校民乐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