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9月10日讯(记者汤萌)为打造烟台城市品牌活动,铸造烟台文化旅游新“名片”,9月7日到9月10日,2023烟台非遗美食生活节活动在滨海广场举办,向广大市民及游客献上一场视听盛宴!
四天时间里,60余家非遗文创和美食项目报名,线上线下超20万人次参与,带动烟台市文旅消费近百万元,精彩纷呈的特色主题活动充分向市民和游客们展示着烟台非遗的魅力。
“舌尖上的民俗美味”!烟台非遗美食展区
鲅鱼饺子、宁海州脑饭、海阳喜饼、福山烧小鸡……为充分展示非遗文化成果,本次活动设置了非遗美食展区,主办方邀请到省(市)及烟台市特色非遗面艺传承人进行展演、展销,现场众多非遗美食,让游客、市民身临其境地体验“舌尖上的民俗美味”! 天门新闻网
现场,蓬莱小面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龙,众人纷纷对这来自民间的平价美食竖起大拇指。来自河南的游客郑女士买了好几盒,她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第一次尝到蓬莱小面,感觉味道非常好,所以打算多带几盒半成品回去,给亲朋好友们品尝品尝。”
寻节而来、满载而归!“仙品集”非遗文创市集
为更好地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增强群众的体验感,本次活动组织招募了烟台市非遗代表性项目现场展示、展销,让市民寻节而来、满载而归。烟台剪纸、莱州毛笔、烟台绒绣等非遗民俗商品现身现场,更有手工拓印、布老虎、手作香、手工线编等文创项目前来“助阵”。市民们在展位面前流连忘返,沉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之中。
莱州毛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庆林表示:“感谢这次展会让更多人近距离地来了解我们的莱州毛笔,这几天有不少大学生也来到这里观展,能够让新一代了解到、接触到我们的非遗文化,我觉得我们的活动就非常有意义了。”
融合时下超in数字技术!数字类展区
此次活动,主办方结合时下超in的元宇宙、数字生活等概念内容,搭建“数字展区”,邀请AR空间数艺、VR剧场体验等商家落地现场,展示文旅领域下科技化的新成果。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云展馆链接,将手机放到VR眼镜里,市民就能在云展馆空间内深入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融合数字技术为市民、游客展现文化创意的生动性。 地方新闻网
现场,想体验VR的市民们排起了长队,沉浸式数字互动项目让体验者直呼过瘾。市民宋女士表示:“科技的发展带给老百姓很多便利,此次体验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在现场观看不同场景VR展示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烟台非遗在发扬光大的路上不断开拓,大家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多来体验一下。”
新媒介赋能非遗传播力!非遗文创精品直播
活动现场搭建了“非遗精品直播间”,邀请1名专业主播作为非遗美食生活节板块的官方网红直播渠道进行直播,活动期间,每天邀请2-3名非遗传承人走进直播间与主播进行搭档互动,通过线上平台让老手艺焕发新生。
直播间内,龙口粉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郭兰堂向众人介绍了今天带来的龙口粉丝:“龙口粉丝的品质很高,它由纯绿豆制作而成,这样的粉丝十分耐煮,泡发后丝条分明完整,可长达40分钟久煮不烂,口感筋道嫩滑。”他还表示,欢迎大家现场品尝,让更多人了解到龙口粉丝传统制作技艺,并将这段文化传承下去。
大师亲授!手工体验互动区
栩栩如生的喜鹊、精美的荷花、碧绿的莲蓬……走进非遗文创手工体验区,市民纷纷驻足,被一幅幅精巧的黄县窗染花作品所吸引,不约而同地选择坐下来,在黄县窗染花烟台市级非遗传承人王美玉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制作一幅作品。
据王老师介绍,黄县窗染花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只见她准备出事先裁好并画上图的白纸,又拿出剪刀、刻刀、毛笔和燃料,耐心细致地为来往的市民、游客亲自指导如何制作一幅漂亮的窗染花。市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纷纷画出了满意的作品,大家高兴地表示要带回家作纪念。
此次活动整合烟台非遗文化资源,积极推进非遗赋能美好生活,通过现场设立美食非遗市集,集中展示非遗有滋有味的文化魅力,从不同维度打开烟台这座浪漫之都,呈现这座城市的青春与活力,尽赏“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得到完美体验!